评析
感逝
怜渠身后太萧条,为抚遗孤不惮劳。已感人琴尘漠漠,那堪邻笛雨潇潇。滔滔举世炎凉态,落落几人生死交。我亦慨然思侠骨,江湖满地梦魂遥。
仍有余意,三步前韵 其三
诗佛诗仙路不斜,玉溪绮丽似堆纱。三唐各有新风格,不似明贤忘自家。
答石窗老
闻所未闻辄惊诧,好吾所好自追寻。不知系日绳长短,懒问从商海浅深。斗室心如云外鹘,人间谁省爨余琴。先生诗句多潇洒,大慰江南倦客心。
挟山篇
五岳起方寸,袖中有东海。唐句与宋句,磊落垂千载。诗人兴所到,句句须悬解。胡为曲解诗,字面生疑骇。不见古诗人,奇想惊真宰。裂月还掣霆,人高说山矮。酒杯泻海波,拳石生烟霭。知常不知变,论诗良可慨。可挟飞来峰,掷向瀛洲卖。可挽银河水,直下雪山界。力可负山趋,笔可驱灵怪。精神超越处,须弥纳纤芥。或谓此狂语,庶可稍宽贷。不同写实诗,失实勿乃殆。吾且退言实,实中虚相赖。实不滞于物,方是诗风概。胸中有丘壑,携去堆青黛。手中有园图,携去添松籁。如此解挟山,谅亦非褦襶。论诗有别趣,合下沧浪拜。诗不涉理路,义不为辞害。无理有至理,自有解人在。孟子说理文,与诗了无碍。反用孟子语,亦可破险隘。何况太湖石,携向重洋外。植石造明轩,得遂挟山快。虚实俱有根,不是掉书袋。呜乎诗道大,胸襟宜豪迈。贴切与空灵,兼之始可爱。且酌吸月杯,莫吃胶牙菜。
再次韵答忍庵老(录一)
多少疑团思未通,天光云影乱流中。奏书未了三千牍,狂想还随九万风。媚俗多随高髻变,弄潮频见海桑红。吾侪尚有澄清志,懒与儿曹辩异同。
小游仙
身在樊笼梦不羁,真真幻幻两迷离。已怜弱腕工临帖,更喜芳心妙解诗。明月有情如旧识,好花无语亦含痴。仙乡未减粗豪气,说剑谈天又一时。
浏览全部 172 首
朝中措 其一 绍兴未太学作
晚风斜日折梅花。楼外卷残霞。领略一城春气,华灯十万人家。轻衫短帽,风前趁马,月下随车。道个小来脚定,那人笑隔笼纱。
采桑子 梦三首 采桑子 其二
欲归不记朦胧月,人影欹斜。醉入谁家。香引迷园似见花。此来良夜教怜惜,更惜年华。小住为佳。重宴灯前落绛纱。
浣溪沙 偶题
渌水潆回石径斜。绕溪一带种梅花。万花深处是侬家。自写閒情依翠竹,爱看清影浣春纱。小庭风静稳栖鸦。
七夕作
灯掩香云坠宝花,龙膏照影月笼纱。尊前便是明河路,一访支机又岁华。
杂诗四首 其一
春风仰屋卧田庐,海日鲜明柳影疏。梦觉不知身处所,此中依约是华胥。
题林亚清画
梅花竹叶互交加,濡墨淋漓整复斜。忆得昨宵明月下,横拖疏影上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