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夜起庵杂诗 其五
 
                    淳于讽子舆,嫂溺援以手。避嫌忍坐视,毋乃君子咎。以道援天下,其义在不苟。徒手将何施,行权岂可狃。枉尺而直寻,逆取而顺守。本原既不端,讵免天下诟。
                  
一閒
 
                    坐闻车马喧,始觉身已退。免为世人役,未改少年态。一閒气自充,渺尔千百辈。无求信至乐,造化犹我载。庭除日洒扫,甚洁颇可爱。意中有高楼,何日果相对。及时先树木,逸兴谁能败?我怀柳下惠,不易三公介。
                  
味雪轩图
 
                    辨味必以口,未可与言味。雪味味尤玄,孰解推其意?味雪味在茶,舌本得深致。非甘亦非淡,仙境吸沆瀣。或疑味在梅,疏枝耿窗外。天花正交舞,幽香忽微至。又疑味在酒,却寒宜薄醉。冲然适其适,醇旨若可会。不然味在诗,思发觉有异。雪中获神助,逸语夐出世。寻味入非非,得味自天际。试约轩中人,冲寒共驴背。
                  
题济宁李一山所藏唐拓武梁祠画像
 
                    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十四图才存十一,余烬居然脱兵燹。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吴彬士笠竿图
 
                    曾闻袭美语天随,渔者犹容世外才。今日青衫杂蛙黾,羡君渔具画中来。
                  
哀垂 其一
 
                    吾年七十四,汝才四十七。老存壮乃亡,天道难究悉。一生近好勇,才气太横轶。俗情殊未捐,蕴热成内疾。忽如爇天燄,致死只六日。伤哉儿之愚,舍我为异物。
                  
              浏览全部 1454 首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
  
                    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发桑乾河
  
                    四牡怀靡及,侵旦肃征騑。凝霜被野草,四顾人迹稀。水流日边去,雁向江南飞。我行亦已久,羸马声正悲。览物岁华逝,抚事壮心违。岂伊越乡感,乃复泪沾衣。
                  
屈平
  
                    屈平已放逐,行吟成九歌。孤心抱幽恨,君王将若何。才调固洒落,胡为情虑多。哀哀抚长铗,轧轧感女萝。彼已不我待,吾将怀彼那。空令汨罗水,予客泣清波。
                  
林亭远眺卷
  
                    双亲久沦逝,遗榇空山藏。岁月谅已远,抚昔增感伤。仪刑渺何之,想像空徬徨。悠悠人子心,沈痛何时忘。虚亭纵遥览,竹树森微茫。轻云敛还舒,列岫纷低昂。岩松布清阴,溪艇浮沧浪。骋望极遐旷,白首在异乡。邈兹九京隔,慨叹徒深长。行行更回顾,泪下沾衣裳。
                  
浣溪沙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漫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浣溪沙 其二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