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建甫求题陈白阳石涛画册
白阳意有余,使笔若不足。试寻简远处,于此见避俗。写生贵写韵,失韵岂足录。石涛味独酣,泼墨成浓绿。风气虽各殊,低首犹为续。可与知者道,高举凌鸿鹄。
王雪澄八十诗
节庵纵谈微近佞,南皮不语常凝听。一言中肯决非阿,坐客论人君独胜。当时疆吏迹太骄,士夫气节已寥寥。羡君八十真好汉,指日中兴更杖朝。
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三
穷愁良易工,忧患宁爱好。奋飞抉世网,结习犹烦恼。午怡论诗骨,见谓饥不饱。心知小潺湲,河海愧浩渺。何期樊山老,闽荔喻益巧。荔甘而诗涩,唐突天下姣。庶几比谏果,回味得稍稍。嗜涩转弃甘,攒眉应绝倒。
丁叔衡画便面见贻以诗答之
形骸本死器,神识来寄居。持此游人间,如体著衣襦。少壮实美服,意气豪且粗。老病服渐弊,瑟缩情不愉。夫何久丧我,从渠作荣枯。一朝得自识,奋迅不受拘。于世定奚缺,所憾良区区。恒斋虽病废,神完能自娱。作诗远寄我,巧兼画与书。我谓子无病,非病乃其逋。平生意相亲,重了宁以躯。子诵此诗终,霍然还壮夫。
海藏楼杂诗 其一十四
物生必有耦,二者道之门。俗士务执一,百世成争端。寒暑与昼夜,相需不待言。彼此各是非,孰能为平反?圣智坐未达,著述迷乾坤。强同诚可哀,末流遂滔天。摩厉得发明,转战亦竞前。哲人非世用,宥之入自然。
杨一斋所藏颜鲁公三表帖
突围失去得其半,何意累年还复归。他日功成名遂后,当令坐客想余威。
浏览全部 1454 首
狱中杂感 其二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驼几变迁。行去已无乾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鵩知伤贾傅年。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一
浮名两角竞蜗牛,举世谁人肯罢休。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似闻竹外三家市,犹占溪头十里秋。安得枯藤破烟暝,细寻佳处赋清幽。
唐元素同年属题湖山招阴图卷
涉江真畸人,山水兴不浅。筑庵傍林舍,宿愿久未践。偶然获此卷,失笑颇自遣。居然洞庭西,缥缈窥叠巘。乱作今五年,歇浦等潜遁。湖山嗟被污,欲往空余愤。卷中乾净土,寄意固已远。画人辛至乙,巧合事犹罕。我生实胥门,羁吴亦忘返。何时结夫子,聊作寻梅伴。所忧名为累,姓字端可变。身阴焉用文,相视应一泫。
送李监丞致仕还乡
耄期吏隐倦,归去上恩荣。国子瞻师保,乡人庆父兄。挥金慰游旧,击壤傲升平。远笑吴门叟,何为变姓名。
呈龄叟二首 其一
溪山五里眼花中,万变风光一总空。惟有老师无处语,依然只是旧家风。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