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钓罾潭》是一首春江独钓的七律。“罾”(ZENG)是鱼网的一种,俗称扳罾;“罾潭”就是江中扳罾捕鱼的深潭。选择此处泛舟垂钓,正如船子和尚所授禅机那样,“垂纶千尺,意在深潭”。因此,此诗除题首着一“钓”字和首联以“渔矶”点题外,始终不在“钓”字上做文章,而只是一味渲染钓境的清幽静雅和景物的优美迷人,造成仙境般的氛围。 诗以“境静江清无事时”领起,这个“境”自然是钓境和禅境的统一,或者说是以钓境为禅境,开头便给人以超尘绝俗之感。“红旌画鹢动渔矶”一句点题,写垂钓者把绘有彩鹢的钓船停在钓矶旁,船上的红旗迎风飘动。一笔带过,点到为止,鱼情钓况一律略而不提。 贯休毕竟没有船子和尚那么超脱。他虽少年出家,身处唐末乱世,却也曾遍访侯门,广事干谒,因此于“无事时”之外尚有“有事”之时,也是很自然的。“心期只是行春去”就表明了他心中所想的事。古时太守于春季时巡视所管州县,督促耕作曰“行春”。贯休没当过太守,却很关心太守的事。这与“日暮还应待鹤归”当然是矛盾的。“白鹤”历来就是得道成仙的象征,佛家也以“鹤树”指佛或佛寺。“待鹤归”自是出家人本色,怎么又想起“行春”之类的俗务呢?贯休就是这么个人。他隐居杭州灵隐寺,曾怀诗拜访吴越王钱镠,诗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镠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才肯接见他。他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说毕即拂袖而去。这个不正是表现了他“行春”与“待鹤”的内心矛盾吗? 这种内心矛盾只有在垂钓如禅定的境界中才能消解。“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花飞”,正是这位诗僧在大自然怀抱中求得心理平衡的形象化观照。你看他:独倚钓舟,静心息虑,眼望美丽如绘的彩霞被风吹散,从高耸云际的山寺旁流过;高歌一曲《阳春白雪》,虽然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却也余音袅袅,随着小岛上的落花迎风飞舞、回旋荡漾,岂不是飘飘欲仙了吗?这一联使人领悟了钓境美的极致。 尾联“自怜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溅草衣”,正是诗僧自我解脱的心理写真。他所追求的终究是一个仙字。从前文的“境静江清”、“红旌画鹢”、“风破绮霞”、“人歌白雪”,到结尾的“玉浪翻翻”,所有意象凝结为“仙舟”的感受。这是禅心独悟的感受,野鹤孤云别有天的感受。 --李旦初
寄栖白大师二首 其一
流浪江湖久,攀缘岁月阑。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乾。龙钟千万里,拟欲访师难。
题一上人经阁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别卢使君归东阳二首 其一
雨气濛濛草满庭,式微吟剧更谁听。诗逢匠化唯贪住,日觉恩深不易铭。心苦祗应消鬓黑,梦游频入倚天青。从兹还似归回首,唯祝台星与福星。
送僧人入石霜
举世祗堪吁,空知与道俱。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三清徒妄想,千载亦须臾。唯我流阳叟,深云领毳徒。尽骑香白象,皆握月明珠。寂寞排松榻,斓斑半雪须。苔侵长者论,岚蚀祖师图。翠巘金钟晓,香林宝月孤。兟兟齐白趾,赫赫共洪炉。山色锄难尽,松根踏欲无。难评传的的,须到不区区。撩舍新罗瘦,炉烟榾柮粗。烧畬平虎窟,分瀑入香厨。师去情何切,人间事莫拘。穿林宿古冢,踏叶揭空盂。无事终无事,令枯便合枯。他年相觅在,亦不是生苏。
上冯使君五首 其二
渔父无忧苦,水仙亦何别。眠在绿苇边,不知钓筒发。
怀武昌栖一二首 其一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祗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
浏览全部 762 首
泛舟横大江
大江修且阔,扬舲度回矶。波中画鹢涌,帆上锦花飞。舟移历浦月,棹举湿春衣。王孙定若远,讵待送将归。
句
鳌分双岛江心寺,鹢散连樯海面舟(金山寺)。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诏游。四面看人随画鹢,中流合乐起眠鸥。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不为禁钟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
读书龙门山土室作
八滩风急浪花飞,手把渔竿傍钓矶。自是钓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和铁崖小临海十首 其四
海门棹驭出,鲸吼浪花飞。孔翠排旌盖,云昏黄鹤矶。
吴兴道中
二月苕溪水浸矶,舟行终日漾清晖。红深杜牧寻春路,绿上元真钓雨衣。西塞山前鱼正美,东林寺里鹤应归。何时却许浮家住,卧听渔歌无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