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杜诗选》:刘须溪云:荒村歧路之间,望树而往;并山曲折,或是其背,或见其面,非身历颠沛,不知其言之工也(“雾树”二句下)。
《唐诗归》:钟云:看他“当”字、“著”字,用虚字落泊处(“眼穿”二句下)。
《杜臆》:“眼穿当落日”,望之切也,应“西”字。“心死着(“著”同“着”)寒灰”,则绝望矣,应“忆”字。于是拚死向前,望树而往,指山而行,见“莲峰”或开或合,俱实历语。
《义门读书记》:“眼穿”起下联“望”字,“心死”终上联“忆”字,为“喜达”作远势(“眼穿”一联下)。“辛苦”二字,上包“眼穿”“心死”,下含(次首)“愁思”、“凄凉”(“辛苦”句下)。
《唐宋诗醇》:李因笃曰:抗贼高节而以“老瘦辛苦”四字隐括之,所谓蕴藉也。
《读杜心解》:起倒提凤翔,暗藏在京。四句一气下,是未达前一层也。五为窜去之路径,六为将至之情形,七、八,就已至倒点自京。着“西忆”、“眼穿”、“心死”等字,精神已全注欲达矣。又妙在结联说至凤翔处,用贴身写,令“喜”字反迸而出;而自身“老瘦”,又从旁眼看出:笔尤跳脱也。
《唐诗矩》:树为雾所漫,初时不见,故曰“行相引”,他人此等情岂暇如此写景,纵写景岂能写得如此精细!
《杜诗镜铨》:四句追叙;二句途中景(“眼穿”四句下)。
《唐宋诗举要》:张上若曰:四句追述陷贼中驰想(“西忆”四句下)。吴曰:字字血性中语(“所亲”二句下)。
严氏溪放歌行
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剑南岁月不可度,边头公卿仍独骄。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呜呼古人已粪土,独觉志士甘渔樵。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戚戚忍羁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
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不离西阁二首 其二
西阁从人别,人今亦故亭。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
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客旧馆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当作听)。无由出江汉,愁绪(一作秋渚)月冥冥。
幽人
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 往与惠荀辈,中年沧洲期。天高无消息,弃我忽若遗。 内惧非道流,幽人见瑕疵。洪涛隐语笑,鼓枻蓬莱池。 崔嵬扶桑日,照耀珊瑚枝。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 咽漱元和津,所思烟霞微。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 五湖复浩荡,岁暮有馀悲。
浏览全部 1586 首
广福桥
乱后思名将,当年拔帜回。民新花县治,山旧竹王开。望岁移星使,巡邮认劫灰。一尊供法酒,真自贼中来。
八月十六夜月
一更山吐月,万里湛虚明。聊当中秋色,堪欣此夜情。西风金盏侧,香雾玉簪横。却忆青莲语,寒鸦栖复惊。
凌歊晚眺
故乡南望几时回,落日登临眼自开。倚杖独看飞鸟去,开窗忽拥大江来。伤心不见姑溪老,抱病聊寻宋武台。岁晚无人吊遗迹,壁间诗在半灰埃。
帝京篇十首 其七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一作银)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李陵台
雪衮寒沙风衮灰,眼穿犹上望乡台。陇西可是无回雁?不寄平安一字来。
南乡子 其二 咏棣棠菊
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单。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