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对床夜语》:老杜《萤火》诗:“幸因腐草出……飘零何处归?”韩退之云:“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绳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凉风九月到,打不见踪迹。”疾恶之意一也。然杜微婉而韩急迫,岂亦目击伾、文辈专恣而恶之耶?
《瀛奎律髓》:老杜诗集大成,于着题诗无不警策。说者谓此诗“腐草”、“太阳”之句以讥李辅国。凡评诗,政不当如此刻切拘泥。
《唐诗归》:钟云:安卑之语,代他谦得妙,不啻口出(“未足”二句下)。
《杜臆》:公因不得君,借萤为喻。……细写苦情,一字一泪”,此诗可与咏《麂》参看。
《义门读书记》:刺诗仍带悯惜,故味长。起四句四折。实事翻用(“未足”句下)。先写出一层飘零(“随风”二句下)。结更转得有力。“何处归?”与上层“点衣”、“隔幔”、“傍林”,层层呼应(“十月”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真通人之论。萤不昼长,“敢”者岂敢也。末句似自寓飘零之意“许印芳:末二语指小人积恶灭身言。措词和婉,有哀怜意,有警醒意,是真诗人之笔。晓岚解为“自寓飘零之感”,与全诗语意不合,未可从也。《萤火》、《房兵曹胡鸟》、《画鹰》、《孤雁》四诗,学者当于传神写意处细心体会,又当观其笔法变化,各出机杼之妙。
《唐诗绳尺》:大家出来,口语亦自得体。
《筱园诗话》:少陵《画鹰》、《宛马》之篇,《孤雁》、《萤火》之什,《蕃剑》《捣衣》之作,皆小题咏物诗也。而不废议论,不废体贴,形容仍超超玄著,刻划亦落落大方,神理俱足,情韵遥深,视晚唐、南宋诗人体物,迨如草根虫吟耳。是以知具大手笔,并小诗亦妙绝时人,学者可知所取法矣。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其二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赠韦赞善别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
陪李金吾花下饮
胜地初相引,余(一作徐)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细草称偏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紫宸殿退朝口号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浏览全部 1586 首
宴清都•萤火
四壁秋声静。疏帘外、数点飞来破瞑。轻沾叶露,暗栖花蕊,乱翻银并。有时团扇惊回,又巧坐、人衣相映。空自抱、熠耀微光,愿增照金枢景。几番去傍深林,来穿小幔,高低不定。随风欲堕,带雨犹明,流辉耿耿。隋家宫苑何在,腐草于今无片影。向山堂且伴幽人,琴书清冷。
夜坐见萤火有怀故园
高城萤火夜深飞,带雨中林转细微。腐草余光皆物化,乘风高举亦天机。流年过眼催仍急,浮客怀乡叹未归。义范堂前皃女小,绕庭团扇扑帘衣。
孤云
渺渺从何起,亭亭只自飞。朝随风鹤去,暮逐雨龙归。几度超沧海,多应点翠微。何时能借我?裁作羽人衣。
萤
幸藉炎蒸力,因迁腐草踪。清宵能自照,暗室肯相容。雨巷幽光晦,风帘乱点重。临书方汝赖,惟恐有鸣蛬。
赠魏伯谅归豫章
十月清霜逐雁飞,旅游空复叹多违。野林寒色催黄落,石室秋阴近翠微。聚散总怜今日异,登临徒感故人稀。将军宴客偏愁别,更换歌辞看舞衣。
夜行船 咏萤 其二
一点丹良秪自抱。休浪说、宵行熠耀。微时能化,幽处偏明,敢向纤阿争耀。三十六宫曾误到。悔误作、隋宫腐草。漂泊年年,流辉耿耿,摇弄客床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