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诗 其十
有偈有千万,卒急述应难。若要相知者,但入天台山。岩中深处坐,说理及谈玄。共我不相见,对面似千山。
诗 其三十七
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
诗 其四十四
左手握骊珠,右手执慧剑。先破无明贼,神珠自吐燄。伤嗟愚痴人,贪爱那生厌。一堕三途间,始觉前程险。
诗 其四十五
般若酒泠泠,饮多人易醒。余住天台山,凡愚那见形。常游深谷洞,终不逐时情。无思亦无虑,无辱也无荣。
诗 其三
出家要清闲,清闲即为贵。如何尘外人,却入尘埃里。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况复不遂者,虚用平生志。可怜无事人,未能笑得尔。
诗 其五十二
水浸泥弹丸,思量无道理。浮沤梦幻身,百年能几几。不解细思惟,将言长不死。诛剥垒千金,留将与妻子。
浏览全部 56 首
修行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诗三百三首 其八十二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
钓鱼咏
钓鱼有大欲,所贵在钩曲。钓鱼不谋食,所患在钩直。曲钩钓鱼鱼满筐,直钩钓鱼鱼远扬。人钩如彼我如此,宁怪得失不相似,何如去作沧海游,世间应有任公子。
五位颂(并序) 其五
兼中到,解走之人不触道。一般拈掇与君殊,不落是非方始妙。
谕徐道人少唱喏
孔明拜床下,德公初不止。道人必见喏,我令勿复尔。道人非孔明,喏拜不相似。维我德公心,寥寥无彼此。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 三生像 其一十一 白莲庵
谁将白莲子,固向峰顶栽。非学远公社,兼无陶令来。去世迹何旷,诛茅心已灰。不知岁月改,但见此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