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诗正声》:气格近逸,吾节亦雅,佳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韵致亦自楚楚。
《唐风定》:高华整炼,绝近李颀,中唐之极盛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读此五、六两句,便胜读全部《道经》,不谓先生眼光至此!
《增订唐诗摘钞》:若非次句,中联如何承接?若非七句,全首如何结合?真可味。
《唐诗笺要》:颔联极精警之致,此二语接得匀称,格意又不犯重,甚妙。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气息沉雄,笔下有萧散之气。
《诗式》:落句两句如一句,上句略作开势,下句合而意义愈显愈深,盖谓人间自有妙境,何用托之于仙!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既登山以后,未入观以前,所见所闻如此,风物凄清已隐然有个“晚”字、“秋”字在内,非但以宿雨初收之故。“秦树”、“汉宫”须活着,妙处全在“远连”、“近报”之四虚字。
《唐三体诗评》:何焯云:“初”字乃与“何用别寻”呼应。三、四台上远望之大观,五、六观中历览之幽致,皆一高一下,乃尽见五城十二楼也。
《删订唐诗解》:三、四言其地之所近,五、六以境之幽起结语。次句似脱,然是秋晚意。
《大历诗略》:诗格乎正忽湔,去佻小之习。
《唐诗选胜直解》:此篇全是赋体,首句出题,后写观中之景。
《唐诗近体》:收合仙游意。
《超纯斋诗词》: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
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简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
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封作天齐王,清祠太山下。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送崔过(一作遇) 归淄青幕府
平陵车马客,海上见旌旗。旧驿千山下,残花一路时。春衣过水冷,暮雨出关迟。莫道青州客,迢迢在梦思。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中朝理章服,南国随旌旆。腊酒湘城隅,春衣楚江外。垂帘白角簟,下箸鲈鱼鲙。雄笔佐名公,虚舟应时辈。按俗承流几路清,平明山霭春江云。湓城诗赠鱼司马,汝水人逢王右军。绿蘋白芷遥相引,孤兴幽寻知不近。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礼门前直事仙郎,腰垂青绶领咸阳。花间五马迎君日,雨霁烟开玉女冈。
相和歌辞·江南曲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送李中丞赴商州
五马渭桥东,连嘶逐晓风。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不异金吾宠,兼齐玉帐雄。闭营春雪下,吹角暮山空。香麝松阴里,寒猿黛色中。郡斋多赏事,好与故人同。
浏览全部 183 首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三月望与谢都尉玄妙观赏月
春城楼观列仙家,五夜杯餐五色霞。庾亮从来为明月,玄都不是看桃花。
雨行北安门外湖上
湖上朱阑倚画舟,一天凉雨汉宫秋。平桥芦荻萧萧冷,别浦鸥凫汎汎流。雾色迷茫三苑树,波光隐见五城楼。由来仙掌多浓露,十里芙蓉接御沟。
往岁阻风江上尝登圌山望海门孙思和逸想楼甚近而未之到也诵守溪翁之作遐思渺然敬次其韵
连云不见五城楼,曾立金鳌顶上头。回首乾坤双雪鬓,海风吹梦落沧洲。
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 其二
尘氛不可到,深注五城楼。素瑟少今韵,仙春无俗秋。晨杯三秀洁,夜檠九光流。顺报通霄极,纷纶瑞福遒。
送尹御史
骢马金台下,承恩报政归。祖筵琼作醴,仙佩绣为衣。水国荷香远,关河树色微。料应南去路,五月振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