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解】: 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 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韵译】: 在仙台初见,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楼; 正是风物凄凄,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 山色空,和远处的秦地树丛相连接; 近处传来捣衣声,报告汉宫已经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坛,更显道观清静; 小草铃芳扑鼻,犹衬出山洞小径深幽。 不用再到别处去寻找,世外仙境所在; 人间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评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 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 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末联引用 《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全诗语言 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空嗟镊须日,犹(一作独)是屈腰年。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云木巴东峡,林泉岘北川。池余骑马处,宅似卧龙边。夜簟千峰月,朝窗万井烟。朱荷江女院,青稻楚人田。县舍多潇洒,城楼入醉眠。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室好生虚白,书耽守太玄。枥中嘶款段,阶下引潺湲。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绛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兴清湖见底,襟豁雾开天。魏阙心犹系,周才道岂捐。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送客之潞府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余。
送客知(一作之) 鄂州
江口千家带楚云,江花乱点雪纷纷。春风落日谁相见,青翰舟中有鄂君。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
敛版辞汉廷,进帆归楚幕。三江城上转,九里人家泊。好酒近宜城,能诗谢康乐。雨晴西山树,日出南昌郭。竹露点衣巾,湖烟湿扃钥。主人苍玉佩,后骑黄金络。高视领八州,相期同一鹗。行当报知己,从此飞寥廓。
送客归江州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浏览全部 183 首
同题仙游观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一
迷香小洞曲珑玲,衣染幽兰叶叶馨。脩到今生兼福慧,亲题诗上照春屏。
示耿天骘
挟策能伤性,捐书可尽年。弦歌无旧习,香火有新缘。白土长冈路,朱湖小洞天。望公时顾我,于此畅幽悁。
题惠山寺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一作月)色上楼多。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初夏五首 初夏五首 五
细草缘层砌,幽禽语画梁。好风排户入,吹散午时香。
题溪堂
苏侠遗欢小洞庭,高堂殊恨曲池平。山川满目仍非昔,鱼鸟依人自不惊。琐细幽花相妩媚,回环流水共澄清。秋风初足江湖意,不作鲈莼万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