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杜诗通》:望归切,而归乃雨泪,情故生于久游(“何年”二句下)。
《诗源辨体》:太白五言律,如“岁落众芳歇”、“燕支黄叶落”、“胡人吹玉笛”等篇,极为驯雅,然后人功力深至,尚或可为。至如“秋浦猿夜愁”、“尔佐宣州郡”、“昨夜巫山下”、“牛渚西江夜”、“汉水波浪远”等篇,格虽稍放而入小变,然皆兴趣所到,一扫而成,后人必不能为。所谓人力可强,而天才未易及也。
登瓦官阁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灵光何足贵,长此镇吴京。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和歌辞 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浏览全部 1118 首
秋浦歌十七首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听项炯庵吹笛
湿云夕敛轻阴薄,雨洗花光漾寥廓。十斛春愁黯不开,来过罗郎浇酒阁。炯庵项君秦淮客,卧向胡床弄长笛。绝塞风高断雁悲,寒江秋老啼猿涩。余声袅袅逐游丝,落日花前天宇阒。忆予客梦少年场,桃叶桃根几断肠。君归试问清溪水,应记风流桓野王。
闻洮河警
九塞清宁十二秋,忽传烽火过凉州。寻盟故自非常策,薄伐今谁是壮猷。陇上呜呜流水恨,云边惨惨夕阳愁。沙虫夜语川猿泣,肠断西风独倚楼。
春晚谣
汀洲三月杨花飞,河鲀出水江鲚肥。雨声翻作断肠曲,薄寒恋恋轻罗衣。新愁压眉双碧聚,作意挽春春不住。无情恨杀蜀帝魂,不劝归来劝归去。
秋江送客
秋风楚江上,送子话游遨。远水宿何处,孤舟春夜涛。浦云沈雁影,山月照猿嗥。莫为饥寒苦,便成名利劳。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云树霭苍苍,烟波澹悠悠。故园迷处所,一念堪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