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人情世故”,是封建社会十分重视与讲究的待人接物的重要处事经验。剥削阶级都要利用这一套处事哲学,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弟学会这种“学问”。会做这种“文章”,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事与愿违,就是这个深于世故的贾府偏偏出了一个“不通世故”的贾宝玉,他一见这幅对联,“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足见他对世俗的厌恶。
上面所说的“人情世故”,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情达理”与“合情合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剥削阶级讲究精晓“人情世理”的“圆通学”,实际上是通晓官场上趋炎附势的“关系学”,人与人之间表面上温良恭俭让,而内心里却充满着尔虞我诈。而今天我们提倡“通情达理”,是说话做事要合情合理,符合社会的公德,符合道理,它与旧社会的“人情世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
红楼梦十二曲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题自画石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元宵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打一玩物。
浏览全部 92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