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音》:仰元圣之特立,不及汉魏,远过梁齐,卓然与唐风作祖,可谓有功雅道者也。
以下总评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序》:余读陈子昂《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如丹砂空青,金膏水碧,虽近乏世用,而实物外难得自然之奇宝。……然亦恨其不精于理,而自托于仙怫之间以为高也。
《后村诗话》:“世人拘目见”、“林居病时久”、“务光让天下”、“吾爱鬼谷子”、“临岐泣世道”等《感遇诗》,皆蝉蜕翰墨畦径,读之使人有眼空四海、神游八极之兴。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古诗唯《参同契》似先秦文,他如道家《生神章》、《度人歌》,类欲少异世人者。此诗于音节犹不甚近,独刊落凡语,存之隐约,在建安后自为一家。虽未极畅达,如金如玉,概有其质矣。
《诗薮》:子昂《感遇》,尽削浮靡,一振古雅,唐初自是杰出。盖魏晋之后,惟此尚有步兵余韵,虽不得与宋齐诸子并论,然不可概以唐人。近世放加贬抑,似非笃论。
《唐诗归》:子昂《感遇》,自为澹古窅眇之音,意多言外,旨无专属,不当逐句求之。又:《感遇》数诗,其韵度虽与阮籍《咏怀》稍相近,身分铢两,实远过之。俗人眼耳贱近贵远,不信也,又;子昂《感遇》诸诗,有似丹书者,有似《易》注者,有似咏史者,有似读《山海经》者,奇奥变化,莫可端倪,真又是一天地矣,又:《感遇诗》,正字气运蕴含,曲江精神秀出;正字深奇,曲江淹密。各有至处,皆出前人之上。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正字《感遇》诸篇,以秀韵传其藻采,直追阮籍,是千载埙篪之奏,不可以乏风骨少之。
《唐诗别裁》:《感遇诗》,正字古奥,曲江蕴藉,本原同出嗣宗,而精神面目各别,所以千古。
《艺概·诗概》:曲江之《感遇》出于《骚》,射洪之《感遇》出于《庄》,缠绵超旷,各有独至。
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沈浮。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 其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轩辕台 其五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一作循)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 其三十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 其二十五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崙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赠赵六贞固二首 其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浏览全部 150 首
杂诗 其一十三
翩翩云间鸟,翠羽光葳蕤。结巢占远林,意与深静期。盲飙忽号怒,万木无停枝。攲摇不容息,簸荡孤巢危。遐睇昆崙冈,玉树蔚仙姿。溟海皆震荡,秀立影不移。空怀高举心,感叹鼓翼迟。
远招十五叠 其二
歌再叠兮忆畴昔,川岳含精孕双璧。太邱之名风雅宗,元方季方俱籍籍。盲飙震荡沧溟翻,棣萼凋伤鹡鸰只。愁生闾里惨无光,闭户哀号失朝夕,魂兮飘飘粤天碧。
置酒篇
端居观大运,去日常苦多。幸有盈尊酒,宾朋各来过。佳人出后房,被服绮与罗。纤腰斗妙舞,皓齿扬清歌。轻飙荡浮云,华星烂明河。好鸟鸣高枝,文鱼翔素波。百年若朝露,白日驰山阿。乐哉今日宴,不饮复如何。
简郑景元
西风肃万物,于卦曷为兑。说言就凋蛰,之死矢靡悔。方当春和时,动植出草昧。喧号聒穹苍,怒长弥大块。纷纷谁则敢,所恃盖有在。
苦热篇二首 其一
大运互伸缩,二仪每骄蹇。阳威苟不烈,阴驭何能反。避暑蹑清榭,栻汗望幽巘。密绿暵丰林,萋芜萎修坂。逃饮岂其性,对食不能饭。嗟彼驰骋子,晨暮各忘返。执热古有经,愚智讵相远。何当苏海宇,余亦遂仰偃。
赠卢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