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曾文昭(肇) 时寒帖赞
祖孙百年,兄弟一世。归(聚珍版作岿)乎其全,抑有公议。遗墨散轶,得自名裔。人其监兹,岂必名位。
张忠献(凌) 时义诚力二帖赞
至诚动天,中贯三极。堂堂南阳,继以魏国。山岳鼎震,江河釜溢。群生失宁,乃见人杰。大义既信,人纪复植。于晦冥中,揭以日月。操固汉贼,敌祸宋祏。万段之磔,吾耻未涤。不共戴履,矧肯屈膝。祁山屡却,淮陇迭出。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观史册,二公与匹。功虽不同,心则如一。隆兴至今,耳目尚及。遗墨之宝,已若尺璧。造次皆忠,言犹未泐。天维可绝,地轴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则熄。两朝开济,万古阖辟。系此诗之,以媲庙柏。
韩献肃(绛) 古法书诗帖赞
韩氏之宝轴,文献相续,蔚其盈屋。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忠义之孰为并录。遗篇之若褚若柳,手笔之或顾或陆,想其锦绣在篚,玙璠韫椟,名迹争丽,荣光相属。既追怀古今之不朽,见嗜好酸咸之可卜。是故诗者题品之攸寓,赞者歌咏之不足。即此帖之藏于宝真,殆所谓同工而异曲者兮。
予自武昌携二猿归夜闻清啸偶成
乐天听琵琶,尝赋猿哀鸣。物产无古今,均此浔阳城。我居庐山趾,日夕游郊坰。步足历幽谷,登山穷绝陉。经行遍岩岫,未始闻此声。相望三百年,山水同虞衡。讵可风气殊,乃亦殊所生。矫矫长臂公,相从东归舲。皎皎白玉面,玄衣吟啸清。线垂黄金衣,诡侍夸异形。不系李约铁,悲风动南?。不把碧玉环,峡山栖杳冥。楚宾攀树枝,肠断不堪听。变化倏异涂,更作巴西称。突兀见眼前,儿童不知名。西轩骤雨过,东牖初月明。循阶闻夜蛩,有酒仍独倾。忽闻湘水吟,顿觉凄然惊。吾方笑乐天,为此外物撄。反观还自笑,翁倦非忘情。
羊二首 其一
生与毡裘并,衣同罽毯齐。引弓儿习体,击鼓地连脐。低草野迷北,惊群碛度西。中郎犹未返,休说海边羝。
李西台退居诗帖赞
以退藏心,邀丘壑老。唱酬之间,意已足考。我以倦翼,故应知还。高躅凛然,庶几是攀。
浏览全部 770 首
太宗皇帝处分手札御书赞
于赫炎图,真主勃兴,人文其昌。天开神机,海岳洗氛,龟龙发祥。明明庙谟,麾指变更,著于宸章。十行之颁,六合驿行,动罔不臧。片幅所传,神护鬼呵,积于缣缃。笔纵墨浓,奇正迭参,芸阁之藏。臣传此札,字体静严,意态斋庄。或指以疑,臣谓不然,各适所当。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异寻常。岂以军书,龙战鹰扬,而可比方。或敬而咨,或召而亲,都俞岩廊。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张。璆琅鸣琚,佩玉以趋,韬锋敛铓。辟阖坤乾,风霆云烟,万世所望。意其当时,左右拱承,日思赞襄。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达八荒。后三百年,来瞻奎躔,犹知激昂。有伟副车,承平之储,印(聚珍版作即)以含光。劫火洞昏,玉躞金题,犹识褾装。于昭帝图,诏于后昆,不愆不忘。惟天纵之能,惟心之亨,惟断之刚。臣得其真,宝以昭之,冠于百王。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 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乐府杂曲 鼓吹铙歌(并表) 曲十二篇 晋阳武 鼓吹铙歌曲十二篇 其九 靖本邦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枯叶攸病。守臣不任,勚于神圣。惟越之兴,剪焉则定。洪(一作往)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光宗皇帝夏竦双头牡丹赋御书赞
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万葩其春,彩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醟之。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巍巍太皇,万寿称之。一德隆兴,圣益圣之。维太平臣,尝比兴之。国英竦名,夏则姓之。秾纤艳殊,美则评之。仁皇之祥,今亦订之。尧父舜子,本天性之。龙楼鸡鸣,久温凊之。晦明节宣,臣或诤之。瑜瑕未昭,事则镜之。宸毫所传,神具听之。后三十年,臣则胜之。金匮名山,尚克證之。
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书法淳古,溯晋而上。于上品中,则有皇象。汉歌大风,思士之壮。帝临此书,猎渭怀望。于昭诒谋,倚重惟将。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林文节绍圣日记后帖赞
进筑之法,自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予意其欲毁齿而儿不知,所以为是渐取而渐摇。曾不虞乎兵分力疲,反足以启戎心之骄。方圣主之侧身,凛天变之未消。章吕合谋,惟敌是挑。岂知夫璿玑七政之必齐,而舞干两阶之自足以格有苗哉。我鼓其鼛,我弓其弨,此帖之存,圣心是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