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聚珍版作钧)。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
宫词一百首 其三十四
紫金泥检看东封,边燧沉烟岁屡丰。一曲步虚传御制,绿章初奏玉清宫。
张文懿(士孙) 珍果帖赞
以帝傅,从赤松。有荣名,华厥躬。超二疏,列三公。瞻中台,祖上东。焕衮舄,乐鼓钟。寿九帙,天报丰。思其人,想清通。观笔法,犹雍容。
病中散步六绝 其一
一年无病缘官事,一病兼旬为燕居。自是素餐天所厌,可能竖子解乘除。
火云
清晨洗月露,云色已如血。惟忧农亩枯,敢叹征途热。濒湖十万户,旦旦望霓切。龙骨夹岸鸣,尽暮不暇歇。祇今牛犁地,已作龟兆裂。平湖三十里,泱漭几尽竭。矧此一线渠,而不比涸辙。天阍高莫叫,岁事渐无说。如予方怀章,何以救余孑。回首望尧云,凭风哀涕雪。
宫词一百首 其二十四
十里金明贯宝津,鸭头新绿水粼粼。玉卮齐献尧阶寿,柳色花光一样春。
浏览全部 770 首
右军复尅二书帖赞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殆不止于真之乱。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石汰玉出,泾分渭判,尚考予赞。
米元章砚山诗帖赞
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蒋宣卿(璨) 书简帖赞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郗恢授衣帖赞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于戏道徽,尚其不亡,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刘季高(岑) 书简帖赞
用情之真,视古庶几。他帖虽不能尽知,笔法皆清而奇。我标淳风,以戒言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