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予以谬作数种并总所奏藁遗参赞高紫微闻以阅读未及赐报平日正病无人为过目者兹不特饷所有别白半生漫浪笔研间为不虚矣因赠二首 其一
夜半军书尚掣铃,想应攲枕梦难成。新凉颇复欺长夏(小集作夜),旧事何妨阅短檠。人说文衡真有托,公于诗卷若为评。复(小集作武)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
汪彦章(藻) 誉望求贤荐书三帖赞
纳交以道,不殊乎丘园。观政以人,叹息于求贤。言情以真,无事乎胁肩。此前辈之流风,今不复见者几百年矣。使览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笺,盍思乎勉旃。则如宝真者,亦将预有荣焉。
九月一日闻雁
今年九月旦,泽国始闻雁。雍雍三两声,云关更凄断。宿豫旱且蝗,岂汝无稻粱。穷漠三万里,还复思故乡。雁来过期已一月,汝来之迟果何说。雁对以臆不能言,来时胡儿将寇边。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其八
秋气与人宜,山家物物诗。题新兴常倦,景好句先知。云断边鸿信,天晴野马吹。閒情君莫问,谋自不相为。
孙参政(近) 知命帖赞
古称君相不言命。执国大政,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其言虽独应,予犹以为病。
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
伟王人之典学,本天纵之多能。续六艺之绝业,环诸儒而讲明。璧跗蔚其流芳,琼字焕其腾英。居蠖濩而储精,炳龟龙而效灵。岁嘉定之辛巳,历九闰而时乘。旦孜孜而忘倦,志兢兢而靡矜。诗三百有五篇,沃帝心而日聆。俨露门之未竟,已云章之满籯。繄是诗之四章,首二南而仪刑。凡家齐而国治,本大学之为经。自求贤而审官,见济济之以宁。越染翰之虽同,兹注意之实形。昔德寿之在御,尝史汉之留情。传复古之奇迹,亦流辉于古荆。有词臣曰万里,亟再拜而震惊。谓缝掖之所难,而帝王之躬行。今宝章之诞贲,知祖武之克绳。殆家法之相似,联自检于宫庭。眇周行之下走,方虺隤而于征。竦昭回之景光,愧抱椠之余生。览盈咫之昭华,想绎纯于九成。得猗那而藏焉,尚庙瑟之余声。
浏览全部 770 首
米元章鉴远后诗帖赞
野烧之观,予尝以为叹。此诗之存,予又以为欣。一鉴远耳,而戚休之以身,天乎非人。
李西台(建中) 启诗帖赞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简,虽边圉亦得以从容于文艺也。于虖,诗文之传,几人于兹。独于此书,有感有思。流风之存,妙墨之遗。什袭是宜,维以诗之。
孝宗皇帝御制春词御书赞
春赋之作,八荒是同。掞词寄情,则其余功。德异玩人,理存观妙。臣藏其真,以见电笑。
薛道祖清閟阁诗帖赞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予陋且蔽,尝窃叹喟,谓必见其真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赵清献(抃) 勤洁帖赞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米元章宝月观诗帖赞
月之行空,四海清辉,岂独于一观见之。览层宇之翚,地高而天随,而后可以观公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