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梁阮研宰相帖赞
巨济取帖,断于李唐。而予何人,波及于梁。然而考硬黄之流别,辨缃素之古香。并之以淳化秘阁之迹,印之以绍兴御府之章。于戏斯文,不忝厥藏。
雨中观庐山 其一
雨里观山夐不同,何须九叠看屏风。紫觚坛上排苍璧,青步障边铺翠茸。谷锦未回晴日照,衣绡聊借淡烟笼。祇今万木添红缬,更倩青霜染晓枫。
薛道祖寄黄鲁直诗帖赞
诗以情寄,而拳拳乎子侄之示。又使之宝而勿弃,亦足以见其得意。
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
玉辇三朝奉至尊,并开朱邸傍金门。绿车日日朝慈寿,亲见含饴庆弄孙。
高宗皇帝蹙龙手札御书赞
辛伯有言,并后乱本。惟圣齐家,知益知损。臣得此书,反其三隅。一卷之藏,于昭宸谟。
孙莘老(觉) 报状帖赞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是曰元祐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久藏弗治,客见而叹,持并所携,毫发无间,予是以知其非赝。
浏览全部 770 首
王献之洛神赋帖赞
庆云绚彩,河汉萦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先民授能,维圣成之。英英后先,畴其胜之。有晋大令,父而兄之。一门擅奇,世共称之。小楷之传,抑更精之。芝灵葩奇,杳莫名之。赐书官奴,既准绳之。洛神出蓝,而复青之。阅几何年,劫火经之。鬼神护持,莫凭凌之。煌煌炎图,帝中兴之。严除清厢,又南荣之。翰权墨衡,千古程之。神览睿藻,二难并之。一真既藏,大训形之。流秘下方,万目惊之。或轶或传,式经营之。十阅岁华,迄克膺之。竭橐以酬,尚或矜之。恍然旧观,缄且縢之。有炜庙瑟,天球鸣之。鄙俚混淆,敢曰声之。金籥玉笺,谨毖扃之。咨尔子孙,思供承之。
傅岩操
日之将出兮,余趋乎筑之所。杵丁丁而不息兮,汗淫淫之如雨。日既入而始休兮,饭粗粝而不饱。呜呼其命兮,余何辞乎此苦。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黄杨
嘉彼黄杨,郁焉其苍。匪瓮而圆,匪盖而张。百干同根,森如弟昆。千枝其子,万叶其孙。惟此黄杨,先子所植。草木有义,先子之德。愿言我家,兄弟子孙。如此嘉树,永为义门。
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聚珍版作钧)。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
苏养直(庠) 书简帖赞
其作字得东坡之骨,而加以平实。得山谷之体,而去其越轶。其应世接物得马少游之善,而持以卑诎。故先生者施之长上,居士者待其俦匹,兄之又所以示其亲且密。意厚词悉,情真制质。列之签帙,神采坌溢。虽不识者,亦将曰此隐君子之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