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爱日斋丛钞》:昌黎《题楚昭王庙》……感慨深矣!苏《冷然炯金陵》诗:“龙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样平。更上鸣笼山上望,一间茅屋晋诸陵。”末语惨然类韩公。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人评韩《曲江寄乐天》绝句胜白全集,此独谓唱酬可尔。若韩绝句,正在《楚昭王庙》一首,尽压晚唐。
《升庵诗话》:宋人诗话取韩退之“一间茅屋祭昭王”一首,以为唐人万首之冠。今观其诗只平平,岂能冠唐人万首?而高柄《唐诗品汇》取其说。其矣,世人之有耳而无目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篇虽题美昭王,实规世主,当留德泽于民心也。与“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惟拜汉文陵”,同有言外远思。夫以“一间茅屋”形彼“连云城阙”,以彼“尽”、“荒”二字,转出“犹有”怀德意来,展读间觉花影零乱。宋人评为唐万许之冠,以此。
《批韩诗》:朱彝尊曰:若草草然,却有风致,全在“一间茅屋”四字上。何焯曰:二语颠倒得妙,亦回鸾舞风格(首二句下)。意味深长,昌黎绝句中第一。
《义门读书记》:近体即非公得意处,要之自是雅音。昭王欲用孔子,而为子西所沮。公之托意,或在于此欤?
《载酒园诗话》:昔人你退之“一间茅屋祭昭王”为晚唐第一。余以不如许浑《经始皇墓》远甚:“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韩原咏昭王庙,此则于题外相形,意味深长多矣。
《网师园唐诗笺》:含蓄无尽(末二句下)。
《石遗室诗话》:韩退之之“日照潼关四扇开”,不如其“一间茅屋祀昭王”。
《增评韩苏诗钞》:三溪曰:俯仰感怆,咏史上乘。
《评注韩昌黎诗集》:未是快调,却能以气势为风致,愈读则意愈绵,愈嚼则字愈香,此是绝句中杰作。
《韩诗臆说》:自是唐绝,然亦没甚意思。
《诗式》:首句伤古人之不见.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晋代衣冠成古丘”也。二句伤城郭之已非,犹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云“梦渚草长迷楚望”也。三句转入楚昭王。四句落到楚昭王庙。一种凭吊欷歔之概,俱在言外。[品]悲慨。
咏灯花同侯十一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琴曲歌辞·龟山操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木卉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路傍堠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 其一
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日复日,夜复夜,三年不见汝,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
赠张籍
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 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 昨因有缘事,上马插手版。留君住厅食,使立侍盘盏。 薄暮归见君,迎我笑而莞。指渠相贺言,此是万金产。 吾爱其风骨,粹美无可拣。试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丳。 开祛露毫末,自得高蹇嵼。我身蹈丘轲,爵位不早绾。 固宜长有人,文章绍编刬。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 召令吐所记,解摘了瑟僴。顾视窗壁间,亲戚竞觇矕。 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如今更谁恨,便可耕灞浐。
浏览全部 453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