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爱日斋丛钞》:昌黎《题楚昭王庙》……感慨深矣!苏《冷然炯金陵》诗:“龙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样平。更上鸣笼山上望,一间茅屋晋诸陵。”末语惨然类韩公。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人评韩《曲江寄乐天》绝句胜白全集,此独谓唱酬可尔。若韩绝句,正在《楚昭王庙》一首,尽压晚唐。
《升庵诗话》:宋人诗话取韩退之“一间茅屋祭昭王”一首,以为唐人万首之冠。今观其诗只平平,岂能冠唐人万首?而高柄《唐诗品汇》取其说。其矣,世人之有耳而无目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篇虽题美昭王,实规世主,当留德泽于民心也。与“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惟拜汉文陵”,同有言外远思。夫以“一间茅屋”形彼“连云城阙”,以彼“尽”、“荒”二字,转出“犹有”怀德意来,展读间觉花影零乱。宋人评为唐万许之冠,以此。
《批韩诗》:朱彝尊曰:若草草然,却有风致,全在“一间茅屋”四字上。何焯曰:二语颠倒得妙,亦回鸾舞风格(首二句下)。意味深长,昌黎绝句中第一。
《义门读书记》:近体即非公得意处,要之自是雅音。昭王欲用孔子,而为子西所沮。公之托意,或在于此欤?
《载酒园诗话》:昔人你退之“一间茅屋祭昭王”为晚唐第一。余以不如许浑《经始皇墓》远甚:“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韩原咏昭王庙,此则于题外相形,意味深长多矣。
《网师园唐诗笺》:含蓄无尽(末二句下)。
《石遗室诗话》:韩退之之“日照潼关四扇开”,不如其“一间茅屋祀昭王”。
《增评韩苏诗钞》:三溪曰:俯仰感怆,咏史上乘。
《评注韩昌黎诗集》:未是快调,却能以气势为风致,愈读则意愈绵,愈嚼则字愈香,此是绝句中杰作。
《韩诗臆说》:自是唐绝,然亦没甚意思。
《诗式》:首句伤古人之不见.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晋代衣冠成古丘”也。二句伤城郭之已非,犹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云“梦渚草长迷楚望”也。三句转入楚昭王。四句落到楚昭王庙。一种凭吊欷歔之概,俱在言外。[品]悲慨。
赠张籍
吾老著读书,余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昨因有缘事,上马插手版。留君住厅食,使立侍盘?。薄暮归见君,迎我笑而莞。指渠相贺言,此是黄金产。吾爱其风骨,粹美无可拣。试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丳(音产)。开祛露毫末,自得高蹇嵼。我身蹈丘轲,爵位不早绾。固宜长有人,文章绍编刬。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召令吐所记,解摘了瑟僩。顾视窗壁间,亲戚竞觇矕(音满)。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如今更谁恨,便可耕灞浐。
秋怀诗十一首 其七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岂必求赢余,所要石与甔(都滥切)。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耒耜兴姬国,輴(丑伦切)欙建夏家。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礼乐追尊盛,乾坤降福遐。四真皆齿列,二圣亦肩差。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殿阶铺水碧,庭炬坼金葩。紫极观忘倦,青词奏不哗。噌(音铮)吰宫夜辟,嘈囐鼓晨挝(陟瓜切)。亵味陈奚取,名香荐孔嘉。垂祥纷可录,俾寿浩无涯。贵相山瞻峻,清文玉绝瑕。代工声问远,摄事敬恭加。皎洁当天月,葳蕤捧日霞。唱妍酬亦丽,俛仰但称嗟。
游城南十六首 赛神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示儿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琴操十首 将归操 其七 履霜操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浏览全部 453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