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大全
登录
戊戌岁元日梦云庵携登塔问答甚多觉而忘之作此
◎
〔宋〕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政和八年四十八,一念了知一切法。颠倒妄想垢消灭,平等性智光通达。
常令现前绝功勋,不欲染污差毫发。云庵梦中提诲我,不然何以同登塔。
评析
释德洪的其他作品
乾上人会余长沙
兀坐思归不举头,窗风为我翻书叶。众中闻语认乡里,便觉石门寒叠叠。云庵已作白塔新,当眼风枝心欲折。道人丛林十年旧,古寺青灯夜相接。失声方欲问江南,忽忆去年淮上别。逃空蛩然闻足音,见子令人解愁结。地炉火冷霜月苦,一室諠哗终暖热。湘山破晓立俜停,秀抹铅华余积雪。故应山亦为余喜,隔岸遥看圆笑靥。千岩佳处可同游,明日波晴当理楫。
病中寄山中故旧八首 其六
灵源坐痴兀,万事付天真。何事禅和子,相逢碍塞人。
钟山悟真庵西竹林间苍崖千尺岁久折裂余与敦素行山中至此未尝不徘徊庵僧为开轩向之尽收其形胜名曰两翁作此
水边脩竹才堪数,竹外苍崖已半颓。我辈自追方外乐,轩窗谁为此间开。待邀山月三人共,要听松风万壑哀。坐久篆畦香绕遍,碧消烟缕雪残灰。
游白马寺逢安心上人
伞盖山前曾卓锡,晋安王初造禅室。水火定成人未知,部曲不前马辟易。床边卧虎如睡犬,王虽及门不敢入。冰雪亲瞻道德容,再拜平生愿心息。两泉俱出雌雄龙,玉壳灵龟蛇五色。聪禅笑傲贤王喜,鱼龟乃能就掌食。高风乾没五百年,依旧云山如夙昔。雨中来游春已老,忽见江南少年客。坐中偶生乡井心,想见禅山倚天碧。清境幽閒欣可名,偶然得句因题壁。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四
吾庐亦何有,草屋八九间。床头挂湿水,枕上见他山。
孙侯见和复次韵五首 其二
我亦闻弦知雅曲,松风声不类鸣鸾。相逢意气须倾写,一任旁人冷眼看。
浏览全部 1809 首
相似的作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 其一十四
释怀深〔宋〕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上蓝忠禅师赞
释德洪〔宋〕
一法能知一切法,应机全不差毫发。如是知见如是解,于一切法中对待。平生脊梁硬如铁,衲僧寻思心智绝。城中一室冷如冰,篆烟灭尽灰如雪。
云庵和尚舍利赞(并序)
释德洪〔宋〕
是身梦境一尘垢,分段苦业所成就。折旋俯仰谁使之,皆汝一念颠倒想。若言此身非念伦,云何想中可传令。乃知妄想融通趣,如露如幻如云影。念清净则身光明,念杂想则身垢秽。君看火力初无情,圣凡伪真俱发梦。云庵偏得老南道,粹然一出支临济。平生慈悲喜舍力,及乐说辩智慧光。大愿所熏精进幢,上契佛祖超情见。至妙要非粗不传,悯世狭劣示小者。稽首作赞示同学,千载丛林有耿光。
李伯时画弥陀像赞(并序)
释德洪〔宋〕
以慈为室,以忍为衣。法空为座,示同体悲。四十八愿,为世所归。如日没时,鸟接翅飞。大哉甘露,妙法总持。令我观门,洞开坦夷。谛见自心,妙绝知思。是皈依处,真不思议。律我意马,使不妄驰。光明现前,见白莲池。不假中阴,屈伸顷时。欣然化生,如八岁儿。何以至此,请审思之。皆我精进,想力所持。稽首妙湛,不动巍巍。令一切众,绝痴暗疑。有同愿者,但瞻导师。脱然蝉蜕,出五浊泥。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
释清远〔宋〕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根尘既谢,镜光现前。心法双亡,如何则是。赤??身无妄想,眼闻耳见离攀缘。
颂 其一
拾得〔唐〕
无瞋是持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