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韵题子厚祠堂
元和八司马,子厚独奇伟。谪官无以敌,妙语凌山翠。山以囚自名,溪以愚为字。醉心溪山间,胜处无不至。至今永州祠,大类罗池祀。生存伍猿鸟,遗像土偶侍。经游香火罢,感叹追前事。才高出不容,起坐终夜喟。
次韵见赠
楼钟尚殷床,密室僧定后。窗风鸣摵摵,黄落知榆柳。蜘蛛忽胎丝,灯花亦骈秀。人从城郭归,村落闻夜嗾。读诗映檐月,两清俱顿有。斯人太白豪,醉里诗千首。要宜万丁带,肘合黄金斗。袖藏批诰手,却作僧扉扣。玉堂未放君,此物君家旧。饱永仍父职,人望亦天授。悬知夜直清,应念山中友。莫以腕脱后,嘲我饭山瘦。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 其一
道不藉劬劳,心唯论晓达。圆明常了知,岂受情想杂。如人梦驰驱,身自安床榻。一句脱思惟,大千挂毫发。
题德明都护熏堂
占丛浓碧绕虚堂,堂上仙郎戏比芳。香并蕙兰终漏泄,色同草木浪遮藏。过墙山泼轩窗翠,吹鬓风生燕寝凉。敏豆才高家法在,要看落笔拥红妆。
涟水观音像赞(并序)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代人上李龙图并廉使致语十首 其八
如云旌骑照湘江,千里农桑楚大邦。中鹄才高今有武,射雕伎巧古无双。锦袍雅称黄金带,琼液尤宜白玉霜。笑挽雕弓如满月,万人惊慑已心降。
浏览全部 1809 首
颂古六首 其三
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红炉燄上雪花飞,一点清凉除热恼(同上书卷九)。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五十八
即念离念,觉与非觉。有心无心,若善若恶。搅成一块,将错就错(以上同上书卷三)。
天衣怀禅师碑赞
稽首归依无上尊,清净圆满千亿化。三身俱现立法祖,一法不立即如来。示现有渐缘慈悲,慈悲本不为佛祖。佛祖不立无归依,所以三身开后觉。寥寥千古古佛远,堂堂此身即古佛。众生不昧本来心,此是古佛行住处(以上同上书卷四)。
颂古二十九首 其八
即心是佛,颟顸淈?。菽麦不分,光阴飘忽。三杯两碗背爷娘,百怪千妖同一窟(以上同上书卷九)。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七
是即全是,非即全非。大用现前,携手同归,不知犹自涉离微。
颂古二十六首 其一十八
生死既不可求,根尘万病俱休。从此俱空独露,蟾轮一片清秋(同上书卷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