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陈陶

古风
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一作撚箭)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①。

评析

《韵语阳秋》: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言房琯之败也。琯临败犹持重,而中人邢延恩促战,遂大败,故甫深悲之。

《后村诗话》:

……琯虽败,犹为名相。至叙陈陶、潼关之败,直笔不恕,所以为诗史也。

《杜臆》:

真是悲歌当哭。见人哭人,未必悲;读此二诗(按指本诗与《悲青坂》),鲜弗垂涕者。“群胡血洗箭”是实语。血作陈陶水,见之惊心;而胡人且以血洗箭,自是妙语。

《抱真堂诗话》:

工部《悲陈陶》,可谓沉着痛快。

《围炉诗话》:

陈陶斜之败(按:“陈陶泽”一名“陈陶斜”),不为房琯讳,故曰“诗史”。

《唐宋诗醇》:

何焯曰:“至”字一韵独用。

《读杜心解》:

陈陶之悲,悲轻进以致败也。官军之聊草败没,贼军之得志骄横:两两如生。结语兜转一笔好,写出人心不去。

《杜诗镜铨》:

书法,见公不以成败论人(“四万义军”句下)。

《唐诗鉴赏辞典》: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是怎样写的呢?他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象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 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余恕诚)

杜甫的其他作品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