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于清光绪十年(1884),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画意显然取自柳宗元《江雪》诗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释氏的题诗则与柳诗大异其趣。 起句开门见山,交待垂钓地点,“板桥”使人容易联想起温庭筠名句“人迹板桥霜”,已觉几分寒意。次句承“垂钓”写“蓑衣”,以“雪压”托出大雪纷飞景象,着意渲染寒冷气氛。第三句承“冷”字再递进一层,“水不流”说明“江寒”已达结冰地步,所咏垂钓为冰钓无疑。这三句均未正面写到钓者,而钓者冒雪垂钓的执着神态,却已从各个侧面烘托出来,气氛显然不像柳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孤寂压抑。结句“鱼嚼梅花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全诗皆活,于严寒中透出生机、冷峻中透出禅味,神韵顿出,妙趣横生。此句从查慎行《题王文选浣花溪钓图小照》诗中“忽动绿玻璃,游鱼嚼花影”点化而来,与前三句接隼无痕,使寒江、飞雪、蓑衣、游鱼、梅影等种种形象浑然一体,把“钓雪”的意境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境界,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李旦初 http://gentwu.diy.163.com/doc/shi/thjdyt.htm
对梅怀陈考功
西江初解冻,东阁又敷荣。花伴枯禅发,根从死地生。风霜怜往劫,天地惜孤清。误入何郎咏,无言泪暗倾。
暮春偶感
细雨孤窗冷,闲吟感暮春。落花飞献佛,野鸟欲亲人。世外诗情淡,山中道味真。此心如暮石,何处著些尘。
效龚定庵体两首 其二
念佛三昧世少信,惟有无为子亲證。乐邦消息近云何,为我莲台一问讯。
感事二十一截句 选五 其一
修罗障日昼重昏,谁补河山破碎痕。独上高楼一回首,忍将泪眼看中原。
白梅诗 其一
一觉繁华梦,性留淡泊身。意中微有雪,花外欲无春。冷入孤禅境,清如遗世人。却从烟水际,独自养其真。
寒夜对梅
久坐寒灯暗不明,林钟敲尽更无声。惟余一树梅花月,犹照枯禅午夜清。
浏览全部 144 首
夜饮以白糖嚼梅花
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先生清贫似饥蚊,馋涎流到瘦胫根。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肉。
望江南/忆江南 柳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吴尉东阁西亭 其二
石板桥东阁,轩窗如此华。碧虚澄水鉴,红影侵霜花。似串歌云驻,如泥醉帽斜。但惊风露冷,飘落怕还家。
句 其三
嚼处春冰敲齿冷,咽时雪液沃心寒。
题淮安王氏小楼(并引) 其四(并引)
雪满寒江压酒旗,江南无处不堪题。小舟载得梅花去,渡领春风过水西。
山居
雀饮梅心雪,鱼吞水面云。山居差有味,世事不堪闻。野烧穷狸穴,晴霄转雁群。溪寒春未著,闰月压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