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十六观经颂 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上王丞相(钦若) 十界心图颂
无象无名杳莫寻,强将名象测幽深。凭斯会解还相背,舍此他求转自沉。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仍闻挂在高堂上,误杀来人错认心。
十六观经颂 佛菩萨像观第八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寄丹丘鸿上人不出寺
小固山前一道人,不言生死不言真。茅堂静有朝端客,草履烂无门外尘。银漏滴残犹在定,石花开尽始知春。相思未得相寻去,空恨江头多病身。
五峰合涧诗 合涧
灵峰天竺寺,水向南北流。源远无竭时,石渠平且修。潭洁照台馆,岸滋蔚松楸。晚霁起长虹,夜寒吟潜虬。余居山水中,炎夏长如秋。飞梁会一泻,清响出林邱。
浏览全部 69 首
佛牙赞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祗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
哭同年进士李竹操经历 其一
进士如公少,何期与死邻。青山归葬骨,白发未封亲。已矣官三郡,哀哉子一人。送君螺水上,呜咽泪沾巾。
隐者
土木形骸八尺身,碧眸如电气如神。笑拈草化烧金药,狂折花簪漉酒巾。百万生灵枯冢骨,三千世界战场尘。□□生死闲中看,闻说蓬莱浅又新。
二十六日与公择步松岭而返
青山招我来,松风送我去。白发频脱帻,足适欲忘屦。春初更和悦,我亦除疾痼。莫作倥偬归,兹游已成屡。
热三首 其三
朱李沈不冷,彫胡炊屡新。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歘翕炎蒸景,飘飖征戍人。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水云游
思算思算。四假凡躯,干甚厮玩。元来是、走骨行尸,更夸张体段。明灵慧性真灿烂。这骨骸须换。害风子、不藉人身,与神仙结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