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赵漕称(并序)
人之古貌,心未必醇。心醇貌古,或非通人。我视赵公,其貌甚古。心德俱醇,通达明悟。我曹山野,岂足尽知。但据所见,以类可推。大河之说,何其通达。精简平允,明辨昭皙。盖其心得,身至自阅。坐而可言,起而可设。又云九河,勿守故迹。但求禹意,然后为得。此说尤奇,汉儒不及。我自黑头,尽心河渠。逢人辄问,三十年余。得公此说,庶几成书。既讲大河,遂及赈饥。如此方略,所系甚大。乡官胥徒,实为巨害。使领虽贤,吏不可乏。必得官吏,斯为善法。可为利泽,可制奸猾。如其备预,莫若义仓。勿取军民,勿法隋唐。裒多益寡,斯谋乃臧。损上益下,民悦无疆。可自王公,下至选人。每月之俸,百取一分。凡千钱者,其出钱十。斛取一升,缣取一疋。各从本所,贮其本色。主者不劳,但视其籍。不移一符,不烦一力。月知所增,岁知所积。出者不劳,如无所出。其所损者,毫毛涓滴。一仓之内,诸所畜聚,尽是官俸。凡皆为民,不得移用。即移用者,法不可纵。不以去官,不以赦原。设法如此,其谁敢干。古人所贵,讲辨之学。应而弗精,询谋诹度。惟是陋生,不足待问。问而不应,应而不精。君子不为,非人之情。惟是弗精,面目腼然。在乎复教,庶无后愆。
瑶真诗 其一
此花所在宜开馆,彼玉维瑶合比君。每到黄昏成淡月,却临晓后作团云。人閒伪采何如质,物里孤芳自胜群。应笑马嵬坡下女,太真为号系黄裙。
送辛朝奉
几日迟迟辞我去,梦中犹忆南城路。不知昨夜月明时,泮水宫中来几度。三月春风正向西,我将心逐春风飞。送过高丽亭下路,别遣春风随客衣。
寄太康知县周宣德
冬之季月,月及上弦。太康书来,慰此皤然。并其成法,别为一书。敏而有术,使我嗟吁。考其大指,官之楷模。官守其约,事总其要。何弊不除,何隐弗照。如陛高台,俯视四旁。不持度量,是物可量。挈裘之领,提纲之纲。维简维能,维能维精。维精维思,维思维诚。既诚既明,既信既行。日有余力,民亦閒暇。不肯顽恶,孰为欺诈。不出一符,不遗一力。或将尔车,或负尔穑。四境之内,如云坌集。一岁之事,先期以办。私无所扰,公无所患。至于盗贼,无处伏藏。情既暴露,脱身奔亡。吏案可空,刑书可阁。俾尔室家,既安且乐。岂唯太康,世蒙其业。凡百有司,皆来取法。勿毁其成,在彼后人。勿有所嫉,勿摇勿倾。如川斯流,勿窒其行。美哉太康,不负厥官。到官之日,坐席未安。所成者大,所及者远。何以加之,加于所勉。又何加焉,不倦于终。遗之无穷,智者之功。
玉女花 其二
国艳虽殊情太少,蛾眉不画双瞳瞭。新就明河洗面来,更佩明珠踏瑶草。不用朱鸾与紫霞,玉麒麟驾白云车。君看面上都无邪,更看身上都无瑕。越王国女金可邀,卓王孙女琴可招。更有秦王家弄玉,嫁人只被爱吹箫。
蔡学士挽词 其三
旧业儒编富,新装使橐空。洁身辞白日,随柩载清风。义与人心在,名须江水穷。诸山同岘首,有子胜羊公。
浏览全部 739 首
送范宣德
客有斯人,而有美质。可养而充,其在不息。养之以正,充之以义。何适不可,何为弗至。
送乔司法
乔掾循循,有如寒士。面无浮气,能训诸理。可养可充,曰正曰直。其维思诚,其在不息。
题邹氏养浩堂
二气生天地,运行无息时。惟人在所养,失养斯馁而。是以君子心,操守罔或违。充然集众义,勇往将奚疑。君家本儒素,养浩画堂楣。旨哉孟氏言,允为百世师。
原存为叶博士作
道一而二,阖辟周还。孰职为之,有极兹先。继善成性,吾斯以立。作息出入,若主有室。洞灵湛虚,吾斯其居。物备用周,靡完弗初。或窒于牖,或狂弗守。物物之糅,斯旷斯有。若隙之多,其明晰晰。由扩而充,无远弗暨。如镜之尘,不遂于拭。如泉之蒙,不疏以力。杲杲出日,曀曀其阴。何有何亡,于剧用淫。交万吾前,穷日有积。廓然太清,上下森植。勿欺以慊,曰诚其意。心身家国,正修齐治。曷维其功,吾欺有存。戒慎恐惧,于弗睹闻。何几之术,载省于独。屋漏弗愧,矧炤于伏。恒焉存存,曷出匪门。性焉反焉,孰为先民。
赵氏鄮山书院诗并序(必)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脩以藏。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拟古十四首 其五
吾观古颜孟,生民之先觉。已克礼斯复,陋巷亦云乐。气由养而充,浩然塞寥廓。其殁余千年,载籍犹昭灼。天爵良可珍,箪瓢未为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