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复次韵
滕王阁在谁携手,徐孺湖宽可放情。楚客解书南国恨,秦筝助发上林莺。系匏独负杯中物,拥鼻知逢洛下生。问得长须添梦想,蓬窗灯火达天明。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 其一
治剧从容缓策衔,铃轩无事日清谈。隼旟画戟明千里,纸帐绳床自一庵。金奏屡陈容客和,玉山不动看宾酣。我来邂逅逢宽政,忘却漂流身在南。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其三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和子瞻记梦二首 其一
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晨鸡隔墙唱,攲枕窗月亚。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其六
扬雄执戟虽久,陶令归田未能。眼看云山无奈,神伤簿领相仍。
北堂
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风长日气远,六月有余凉。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单衣蕉葛轻,软饭菘芥香。无客恣卧起,有客罗壶觞。今年得风痹,摩膏沃椒汤。念终舍此去,故山松柏苍。此地亦何为,岁时但烝尝。
浏览全部 1850 首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譬如众声灭,初不闻余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独游灵峰寺
野寺泉无源,名山僧必俗。不寻山外山,转受烟霞梏。灵峰十里遥,秋色满平麓。微闻钟磬音,寺门隐乔木。想望诸天高,步步入幽曲。僧遇无言时,松经劫后绿。苍然古图画,对此心神肃。独游取空象,人境两无触。偶然意所是,云山徒碌碌。曳杖出青冥,止观吾亦足。
理喻 其二
我眠鼻息邻家惊,耳不自闻齁䶎声。我耳忽鸣韵清磬,旁人对面那能听。耳鸣如心念,鼻息如己过。心念潜萌众莫知,己过自迷人看破。历历眼前皆要理,举世何人无鼻耳。
信士画真请赞 其二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祇圆音。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释迦佛,普庵光,不二如来体不藏。香花供养谁知有,只在众生心印堂。
观音赞 其一
声以眼闻,色以耳见。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上与诸佛同一悲愿。大海枯,磐石烂,我此大心方了办。
书怀示友十首 其十
青青堂西竹,岁寒不缁磷。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