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十六
家居简余事,犹读内景经。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
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余。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范蜀公挽词三首 其三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次韵) 其五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
春无雷
经冬无雪麦不死,秋雨过多深入土。人言来岁定无麦,农父掉头笑不许。清明雨足麦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大麦过期当半熟,小麦未晚犹十分。东家西舍发陈积,十钱一饼犹难得。向来天公不为人,市人半是沟中瘠。前望麦熟一月期,老稚相劝聊忍饥。谁令伏枕作寒热,囊中无钱谁肯医。天公爱人何所吝,一春雨作雷不震。雷声一起百妖除,病人起舞不须扶。
除夜
年更六十七,旬满三百六。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芸芸初莫御,势尽行将复。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
浏览全部 1850 首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譬如众声灭,初不闻余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独游灵峰寺
野寺泉无源,名山僧必俗。不寻山外山,转受烟霞梏。灵峰十里遥,秋色满平麓。微闻钟磬音,寺门隐乔木。想望诸天高,步步入幽曲。僧遇无言时,松经劫后绿。苍然古图画,对此心神肃。独游取空象,人境两无触。偶然意所是,云山徒碌碌。曳杖出青冥,止观吾亦足。
理喻 其二
我眠鼻息邻家惊,耳不自闻齁䶎声。我耳忽鸣韵清磬,旁人对面那能听。耳鸣如心念,鼻息如己过。心念潜萌众莫知,己过自迷人看破。历历眼前皆要理,举世何人无鼻耳。
信士画真请赞 其二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祇圆音。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释迦佛,普庵光,不二如来体不藏。香花供养谁知有,只在众生心印堂。
观音赞 其一
声以眼闻,色以耳见。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上与诸佛同一悲愿。大海枯,磐石烂,我此大心方了办。
书怀示友十首 其十
青青堂西竹,岁寒不缁磷。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