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偈颂十八首 其六
即心即佛,山无重数。非心非佛,水无重数。不是心不是佛,白云又无重数。荐福恁么告报,灞陵桥上望西川。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
信口道一句,栗棘金圈皆露布。信脚行一步,柳陌花衢非活路。未开口,未举足,已前荐得,许你有个入头处。东湖一箭落双雕,凤栖不在梧桐树。
兰溪夜泊
我泛浙西船,夜泊兰溪岸。篷窗坐不眠,县鼓鸣夜半。桥上趁墟人,往来彻清旦。办此朝夕劳,不博一日饭。复毡睡正煖,闭户有人嫌夜短。
读陆云西志供定城墓有感书呈子勉总干三首 其二
到家差晚两眉颦,直气轮囷吐未伸。却恨青山埋骨早,不教眼见洛阳人。
商山四皓赞
橘大天地窄,眼高秦汉小。一片隐沦心,商山青未了。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
诸人病是山僧病,山僧病是诸人病。诸人痛处山僧能忍,山僧痛处诸人欲忍不能。单方一服当下和平,不必松根采茯苓。
浏览全部 192 首
观音赞 其一
观以耳观,听以眼听。道不虚行,谷不虚应。施无畏之力,灭烦恼之病。与诸佛同一慈心,与群生共一悲命。若非菩萨超越世出,世间焉能获二殊胜。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一十三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偈颂七十一首 其三十
诸佛日日降生,圣人时时出现。与大地群生,同一耳闻,同一眼见,同此一心,同此一念。共乐太平时,大家呈笑面。有谁更问,日与长老,孰近孰远,大千沙界含元殿。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譬如众声灭,初不闻余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观音赞二首 其二
以耳返观,夜涛传别谷之声。以眼返听,甘露散垂杨之碧。所返既忘,观听亦寂。夫是之谓救苦慈悲愿力。
观音赞 其二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燕坐盘陀,不定不乱。尽大地悉證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