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偈颂十二首 其二
五日风,十日雨。江面不惊,边烽不举。眼前渐见太平,耳畔多闻好雨。山人只管看青山,有口不须吞佛祖。
和梅边汪提干
我梦稽山阴,茂林映修竹。鉴湖八百里,眼看不盈掬。管领天下清,此乐梅边独。几欲驱车去,云根夜同宿。山空秋月明,安期未可卜。蓬莱水清浅,褰裳同往复。径谒蔡少霞,不待青童覆。共草新宫铭,调高语圆熟。
偈颂十八首 其一十四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偈颂十二首 其六
今日则有,明日则无。天何高,地何极。谓吾灭度,谓吾不灭度。一个死尸,许多狼藉。我观灵山百万大众,惟波旬却有丈夫气息,面赤不如语直(佛涅槃)。
为邓子煇赋拙斋
历尽风波学得呆,全无伎俩口慵开。门前不厌频来客,要学聪明莫入来。
送开上人
道人家住庐山寺,信脚东游二千里。三年饱吃浙西饭,不曾咬著浙西米。大川恶拳打不活,石溪浅水浸不死。自言辣手难近傍,祇有痴绝较些子。要从窗下看庐山,归卧溪声山色里。了无玄字涴胸怀,肯将佛法挂唇齿。漠漠重湖五老前,衮衮九江千嶂底。空手携锄种白石,赤脚提篮挈流水。有问参寻事若何,向道今年秋芋多。
浏览全部 192 首
观音赞 其一
观以耳观,听以眼听。道不虚行,谷不虚应。施无畏之力,灭烦恼之病。与诸佛同一慈心,与群生共一悲命。若非菩萨超越世出,世间焉能获二殊胜。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一十三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偈颂七十一首 其三十
诸佛日日降生,圣人时时出现。与大地群生,同一耳闻,同一眼见,同此一心,同此一念。共乐太平时,大家呈笑面。有谁更问,日与长老,孰近孰远,大千沙界含元殿。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譬如众声灭,初不闻余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观音赞二首 其二
以耳返观,夜涛传别谷之声。以眼返听,甘露散垂杨之碧。所返既忘,观听亦寂。夫是之谓救苦慈悲愿力。
观音赞 其二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燕坐盘陀,不定不乱。尽大地悉證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