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颂古十首 其一
做得些儿活计成,人前卖弄逞才能。直饶踏杀人无数,也是西川老鬼精。
圆悟禅师入灭说偈烧香
濯锦江心一沤发,清涨四溟波浪阔。引得风流小玉归,无限龙鱼遭搅聒。紫罗帐里明月珠,把作栗蒲撩乱榝。一方孤迥峭巍巍,十字纵横活鱍鱍。我昔堕渠齑瓮中,倔强依前淹不杀。而今寰宇幸清平,谁道岷峨在天末。昨夜西风撼太虚,石牛惊走泥牛喝。一吸沧溟彻底乾,憍梵钵提长吐舌。大悲千眼擘不开,无言童子空忉怛。炷香为寿阿僧祇,绍兴五年八月八。
颂古十首 其六
连马连人劈一刀,虚空迸血涌波涛。千千万万人争看,谁解分开盖胆毛(同上书卷一九)。
颂古 其一
梁魏山河本太平,无端容此老狐精。九年皮髓分张尽,只履空棺更诳人。
劝德上人莫作言语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和直指答方仲姚
海燕坐间谈实相,泥人梦里获真如。空中种黍长年饱,陆地栽莲永不枯。
浏览全部 538 首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譬如众声灭,初不闻余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储居士真赞
敏以自求,仁而乐施。乡党怀其恕,朋友畏其义。悟幻妄之不留,惟精进之是利。故能告所厚而表其行,敛众美以昌其嗣。尚虑吾志之未孚,遂复有形于梦寐。呜呼,斯岂今人之愿力欤,见者宁不知愧。
俞清老画赞
说着便知姓名,见者谁不欢喜。虽如自起自倒,要乃无此无彼。冥冥三板缘中,随处逢场作戏。欲问涅槃一路,头头只在这里。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六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人惊大胆,我自无心。默转机梭路,谁投钵水针。觌面相呈了也,抬头何处相寻。
昭如长老请(住木平)
海印发光,昭然如日。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默而说,说而默。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见者是谁,石头古佛。
金刚随机无尽颂(并序)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其二
方称调御师,大愿力弘慈。含灵皆一体,灭度行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