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僧行脚
赵州送人曾有语,有佛无佛俱莫住。若是金毛师子儿,他家自有通霄路。因记雪峰行脚时,九上洞山三投子。被风堕笠渠不收,盖天盖地从此始。两翁从此迹已陈,后世事之如事生。道人即是后来秀,千里脩途宜力行。勿贤前辈辄自已,当与两翁争重轻。我如老马虽伏枥,喜见此行犹更鸣。
西平石蛇蛇庵 其一
一段风光出当家,真成象骨与金沙。游人拟路庵前石,照顾南山鳖鼻蛇。
和灵空见赠 其二
怒雷剨地衡阳信,皎日行天保寿书。从此华山山脚下,又添潘阆倒骑驴。
和寿山木鱼韵
透出波澜外,横身任探寻。只知打我腹,不觉痛他心。香积晨炊熟,秋廊夜月深。重重报君道,千眼是观音。
颂古 其二十
戳瞎大地众生眼,夺其一切资生物。尽情推入大火坑,听从阿耨池中出。然后为念普安慰真言,唵摩尼佛㖃屈聿。
送印禅归乡
秦溪青田十日程,自彼到此小行脚。念来三见枫叶丹,依然又带天平错。问渠去矣再来无,游客虽好家山乐。我亦无家可得归,去去善为山路恶。
浏览全部 538 首
楮庵真赞
横楖栗据此座者,长芦夫跳灶之子,天衣怀的骨之孙。抽一顾而瞎其正眼,用十无而诳彼后昆。说法则雷轰电激乎仰山之上,入灭则霜清月落乎连水之湄。是谓楮庵和尚,而般阳老明提耳之师也。
真觉真赞 其二
德山师之师,岩头师之友。有是师,有是友,而负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之地,而于法道大成也宜矣。至若开雪山,则忠懿闽王为之檀越。办众事,则兴圣国师为之服勤。定其宗,则有云门偃。正其派,则有玄沙备。自余棱展劲孚,鹅湖镜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呜呼盛哉,瞻之仰之。杀人老贼面前,球子井赃捉获。
王宏道舍人赞
翛然无累之神,见此有道之器。韵收一代之风流,骨含奕世之富贵。节临事而不夺,貌甚威而常喜。方其少壮,则酒阑说剑。横槊赋诗,名动塞垒。及其倦也,则浮沅湘。上衡霍,尽室行于山水。至于醉心翰墨,倾倒肺怀,则有王右辖、吴武陵之风味。驰至金城,而忠款乃著。罢归玉关,而功名自至者。皆非壮岁,庸讵知此老人独不如是乎。
放翁自赞四首 其三
皮葛其衣,巢穴其居。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草驴。闻鸡而起,则和宁戚之牛歌。戴星而耕,则稽泛胜之农书。谓之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乡闾者乎。
黄龙南禅师真赞
我手何似佛手,日中见斗。我脚何似驴脚,锁却狗口。生缘在甚么处,黄茆里走。乃有北溟之鲲,揭海生尘。以长觜鸟啄其心肝肺,乃退藏于密。待其化而为鹏,与之羽翼,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自为炉而镕凡圣之铜,乃将图南也。道不虚行,是谓无功之功。遍得其道者,一子一孙而已矣。得其一者,皆为万物之宗。工以丹墨,得皮得骨。我以无舌,赞水中月。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