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米元章姑孰诗帖赞
天上文章一酒星,生平只欠换鹅经。奇才逸思通千古,留待南宫眼为青。
后元祐行上辨章乔益公
正月二日天气清,六符两两三阶平。閤门催班报麻案,珂马玎玲万人看。押麻参政拆玺封,宣词舍人来殿东。鞠躬一声百寮听,军国平章乔益公。天心果与人心同,大哉圣断天与通。本朝太平说元祐,五岳三光浑未剖。当年一日三制颁,吕范堂堂分左右。虔中大老更魁杰,申国勋名比韩富。民生是时非汉唐,亲见至治跻羲皇。一尘不起四夷服,轨顺星躔蕃五谷。士皆有造百姓宁,官僚彻底清似冰。桁杨毕空戈革偃,天街镜净无搀枪。彼何人斯阶启厉,九县回飙八纮沸。高皇疋马开东南,王业中兴今五世。穷荒靺鞨何自来,中原万里吹黄埃。数殚剥复回否泰,胚腪元气钟奇才。耆明寿隽轶千古,吕望鹰扬称尚父。便教旦奭居东西,穆穆迓衡今再睹。官家即日开天章,貂冠玉佩游岩廊。一都一俞一吁咈,四海春风已披拂。圣贤自昔难相逢,巨鱼纵壑鸿遇风。舆人欢呼争诵说,元祐嘉熙莫分别。君不见徂徕处士歌一夔,浓墨大字庆历诗。生民至今受其赐,千载万载生光辉。陋儒笔研久不治,安得椽笔摹英辞。两朝庆祐俱盛时,众贤一念犹西陲。天心愿化光明烛,先望分辉照荆蜀。
薛道祖经行诗帖赞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经行又不能指其地。睹奇逸于笔势,想溪山于诗意,瞭然景物之皆备,又何必吾身之亲至也。
读刘琨传
古来万事无真实,赖有区区史笔存。士雅闻鸡偶同被,至今起舞说刘琨。
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 其二
五云瞻观阙,百印写纶丝。有愧陪貂尾,何功复雁踦。精镠肦紫磨,实匪咏缁宜。圣德知难报,规铜笑白髭。
蒋宣卿(璨) 书简帖赞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浏览全部 770 首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孙莘老(觉) 报状帖赞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是曰元祐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久藏弗治,客见而叹,持并所携,毫发无间,予是以知其非赝。
林文节(希) 定力帖赞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郗恢授衣帖赞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于戏道徽,尚其不亡,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葛常之(立方) 犀表帖赞
文康之学导其源,文定之学浚其流。三世之帖俱传于予家,其亦足以见植槐之志,而占良冶之裘也欤。
薛黄门(昂) 春聚帖赞
九字在纸,落落晨星。此帖之传,犹及太平。意象轩昂,足称其名。作此赞焉,惟字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