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米元章临晋武帝大水帖赞
论帖至晋,书法之祖。溯晋而西,又举一武。扑散质寓,意妍态鲁。禁脔之藏,尚觌真古。
祝英台近 其一 登多景楼
瓮城高,盘径近。十里笋舆稳。欲驾还休,风雨苦无准。古来多少英雄,平沙遗恨。又总被、长江流尽。倩谁问。因甚衣带中分,吾家自畦畛。落日潮头,慢写属镂愤。断肠烟树扬州,兴亡休论。正愁尽、河山双鬓。
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 其一
静即为方动即圆,幼知棋局老饶先。封同桑梓一千户,迹远蓬莱二十年。品禄幸犹容后隐,干畬何敢拟前贤。只余筑室疑相似,三万牙签还俨然。
塔灯六言四绝 其三
中天半倚寥泬,大帝高居郁萧。已讶流铃掷火,还疑绛节来朝。
宋素臣(白) 惜别诗帖
桂州之帅,予莫知其为谁也。盍簪得朋,其必有以称此诗也。黄卷之苦心,意其乐之真足以忘疲也。若夫屈伸则有时也,而岂以是为富贵之资也。得路之终期,予固未免犹置夫疑也。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其三
瞬息四百里,经行三十年。此时真缩地,当日信梯天。岸过人回首,山浮浪驾肩。望尘何足羡,御寇正泠然。
浏览全部 770 首
米元章甘露诗帖赞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昼呼竹舆,暮咏归涂。既不舍于斯须,其必迩于海岳之故庐。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东,乃获奠居。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薛道祖清閟阁诗帖赞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予陋且蔽,尝窃叹喟,谓必见其真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蒋宣卿(璨) 书简帖赞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二蔡(京、卞) 陪辅展晤二帖赞
王氏之鬻他帖也,有纸缫其间。予见其粉墨阑珊,既磨而残。而考其氏名,辄长忾而永叹。曰予闻之丛谈,是与忠惠者若是班乎。今验其字体,则豪放而具骨力,激越而竞波澜。使名节足以齐驰(聚珍版作驱),亦何羡乎二难。然而所立所趋,其视忠惠,何啻污池之于泰山。故虽鬻驵尚得而唾弃之,世之以艺称者,斯亦足以观矣。
朱文公(熹) 离骚经赞
伟兹帖之奇瑰兮,羌笔力之有神。走缄縢之来诏兮,并垂棘而足珍。从鲤庭而载求兮,得陈亢之异闻。书三闾之孤忠兮,将争光兮仪邻。予尝窃寘疑兮,谓意或有在也。方淳熙之继明兮,德如天其大也。挈道统而在上兮,固无嫉邪之害也。先生之溯伊濂兮,又非沅湘之派也。寓物以写兴兮,自前世以固然。岂先生之适正兮,乃独取于沉渊。行或过乎中庸兮,虽为法而不可。其忠君爱国之诚兮,亦不虞乎后日之祸。彼不学兮,周公仲尼。知庄士与醇儒兮,或羞称之。律风雅之末流兮,若未免于或变。使交有所发兮,亦足以迪天性民彝之善。以今日之书兮,固非出于感时。则异时之集注兮,亦何病乎俗人之悕。原屈原之心兮,宗国之楚。作春秋兮,固安在乎黜周而王鲁。先儒之心兮,百圣之矩。藏此帖兮,昭于今古。